8月17日上午,来自央广网、中新社、浙江日报、杭州日报等20多位媒体记者,先后来到杭州市下沙中学、杭州江东农场、河庄街道江东村,进行“杭向共富”采风活动,探索共同富裕的典型案例。
据了解,“杭向共富”媒体采风活动于8月16日正式启动。由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组,将围绕“大杭州 高质量 共富裕”开展为期5天的集中采访,深入挖掘我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典型案例和精彩故事,解码共同富裕的“杭州样本”。
采访组一行人
详细了解各地的发展情况
与相关负责人采访交流
并为钱塘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点赞
一起来了解下
钱塘的优秀经验吧!
杭州市下沙中学
从茅屋校舍的农村学校到现代化国际化的校园
东方风来,春潮涌动。55年前,下沙中学在钱塘江畔的滩涂上生根发芽,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顽强生长,趁着改革开放的春天,下沙中学完成了从茅屋草棚的校舍到教育国际化示范学校的华丽转身,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1965年,为培养农技骨干,当时的下沙乡办起“农中”教育点。5间砖墙草顶的简易校舍,45名学生,2名教师就是下沙中学的最初模样。建校初期,学校条件不好,操场和宿舍地面都是泥巴地。改革开放后,下沙中学各项工作回到正轨。学校中考屡次取得优异成绩,为下沙建设发展培养了大量可用之才。
回顾以往,下沙中学像沙子一般,在不断的磨砺与翻滚中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沙粒。在新时期的灿烂阳光下,闪烁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如今,下沙中学将继续坚持“人人有特长,个个能成才”的育人观,积极探索符合校情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推动教育教学各个方面进步。
杭州江东农场
钱塘韵味都市农业高质量新典范模式
杭州江东农场共有土地3894亩,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良田上,整齐排列的水稻、小麦等农作物,勾勒出一幅“田间风光无限好,碧波荡漾溢清香”的精美田园画卷。
“嗡,嗡,嗡……”无人机在农田里腾空而起,丝丝水雾不断喷出,飘洒在作物上。农场牢牢抓住栽培管理的时间节点,开展了油菜、小麦、晚稻等作物的高效播种、无人机植保等技术示范推广。除此之外,农场积极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新模式,为杭州种业集团提供晚稻“春江157”高产示范方试验,为浙江省植保检疫总站提供防疫治虫现场展示……充分体现了供销社农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功能。
不仅仅在农业生产上下功夫,农场着力推进美丽田园建设,结合绿色防控的新要求,在道路两侧种植绿色防控花草,大田油菜、金色麦浪等已成为钱塘区新的网红田园景观,并建设观景用瞭望塔、游步道、风车等景观设施,打造美丽田园。
河庄街道江东村
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共同富裕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出自于孟浩然笔下的这首诗,可谓是江东村的真实写照。河庄街道江东村由原江建村和新东村2个村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2020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5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75万元。
近年来,江东村将美丽乡村建设与荒地整治、美丽田园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紧密结合,坚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联创共促”,全力建设有产业支撑、有文化内涵、有旅游品位、有乡土风味、有地域特色、有群众获得感的“六有”美丽乡村示范样板。
除了“美丽”,江东村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称号、省善治村、省卫生村、省文化示范村等荣誉称号。目前,“红星居”“闲梦江东”农业综合体等特色亮点项目已初具雏形,“红星居”工程已拓展至41幢,每年为江东村村民实现创收400余万元。
新钱塘 高质量 共富裕
钱塘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高水平打造“智涌钱塘·现代星城”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一流新区
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
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时代样板
--THE END--
来源:区发展改革局、区教育局、区农业农村局、河庄街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