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医疗水平地下,尤其是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很容易遇到难产,一旦出现难产就可能一尸两命,古人对生孩子十分重视,一方面是生育率低,另一方面是生养孩子不容易。
在一些古装影视剧中也常有生孩子的场景,通常是演员表情狰狞地喊叫,门外的人焦急等待,或者是遇到“血崩”问保大还是保小,在观众看来这是影视剧的套路,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这很常见。
古人一旦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一个都保不住,原因就是医疗水平有限,无法止血也无法输血,更没有镇痛剂,所以在古代生孩子是风险非常大的一件事,以至于古人把生孩子看成是“鬼门关走一遭”。
那么古人是如何生孩子呢?在没有现代医疗的辅助下,古人生孩子如何保证母子平安呢?古人生孩子有一个历史演变过程,比如最常见的就是顺产,这样情况是最好的,不过也会遇到顺产不利的。
这个时候就需要剖腹产,古代也有剖腹产,这是有史书记载的,我国最早关于剖腹产的记载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在《楚世家》这一篇中记载,“陆终生子六人,坼(che)剖而产焉。”
这是最早关于剖腹产的史料记载,这种方式生下的孩子通常被认为是神人、圣人,在一些传说故事中,大禹和商朝的始祖契就是剖腹产生下的,剖腹产能幸存的婴儿概率极其低,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奇迹。
古代医疗水平低,自然是达不到剖腹产标准的,这就意味着剖腹产这个过程中,必然是要牺牲母亲的,实际上在西方古代社会也有剖腹产,不过最初是针对那些死亡的孕妇,还专门写进了法律。
要求孕妇在死亡之后,彼此通过剖腹取出婴儿,无论婴儿死后,取出婴儿之后才能下葬,相比西方,中国古人对生孩子更为讲究一些,规矩比较多,有些甚至是不可理喻的陋习。
古代早期是忌讳在家生孩子的,因为生孩子会有大量的血,通常被视为“血光之灾”,古人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因此会把孕妇安置在外面分娩,有专门的屋子,穷人家就只有一个草棚了。
秦汉时期生孩子会选择在路边或者坟墓边建个临时的产房,一直到生下孩子满月之后才能回家,这种陋习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改变,人们才接受孕妇在家分娩。